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多元形式不断探索丰富思政课教学方法,激发课程团队、教研室的创新活力,深化专业思政建设。2024年12月13日电子系党支部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育人交流研讨会,将课程思政融入对应课程应用领域,进一步对思政内容和讲授方式方法进行优化与调整。
电子系党支部书记李怡提出,在电子信息类课程设计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引进国内外优秀课程思政设计,取其精华结合实际课程,不断提炼和优化课程思政融入。太阳集团tyc4633副院长,党员冯永亮老师从师资队伍建设给党员们提出了几点建议:要转变观念,提升思政育人主动性,让专业课教师深刻理解在教学中对学生科研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的塑造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专兼结合,丰富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党员雷伟军老师提出,可以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例如采用“基因植入”方法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有机融入到知识点中,通过课堂研讨交流的形式激活学生的自我思政意识。或者构建“故事、知识、互动、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引时事”、“举反例”、“揭短板”、“讲历史”等多种手段,将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党员张松昌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首先要以身作则,以自身或者具体某个例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党员常永明老师就自身课程思政中遇到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思政点难以获取,杨科锋老师补充指出不要刻意引入课程思政,避免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同时不要拘泥于国家政策思政的融入。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所有党员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任重道远。
撰稿:高妍
审核:冯永亮